菲律宾缺席九三阅兵,中国发出红色警告函 南海挑衅付出代价!面对菲律宾在南海仁爱礁的持续挑衅和纵容台湾官员窜访的行为,中国外交部发出严厉警告,称菲方踩踏中方红线的行为必将付出代价。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频繁制造事端,其船只多次试图向非法“坐滩”于仁爱礁的“马德雷山号”登陆舰运送建筑材料,并对中国海警船进行危险的近距离接近和挑衅。
8月19日凌晨,菲律宾非法“坐滩”于仁爱礁的“马德雷山号”登陆舰放出两艘橡皮艇,径直冲向执行公务的中国海警船。中方执法人员依法依规,以专业、规范的方式处置了这一事件。中国海警已在仁爱礁海域采取了全方位的管控措施,包括海警船与渔船协同布防,海军直升机和无人机提供持续监视,夜间则使用热成像夜视仪破除黑暗掩护。战略性布设的渔网阻碍了菲方船只的进出,这种“军民融合”式的管控模式正在南海多个区域同步实施。
菲律宾的挑衅行为不仅限于南海。近期,菲律宾纵容我国台湾地区所谓的“外事部门负责人”林佳龙,以所谓“基金会负责人”身份窜访菲律宾,并同个别菲官员会面。此举严重违反一个中国原则和中菲建交公报精神,挑战了中国的核心利益。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直接批评菲方“持续虚化掏空一个中国原则”,并使用了“言而无信的恶劣品质”这样的强烈措辞。
菲律宾外长特蕾莎·拉扎罗一方面重申“菲律宾坚持一个中国政策,台湾不是主权国家”,另一方面又声称“愿与中方讨论确保在台菲律宾公民安全”。这种矛盾表态被中方指责为“虚伪至极”。
分析人士认为,菲律宾在阅兵前的双重挑衅基于两大误判:一是认为中国因在阅兵期间求稳,不会对菲方行为采取强硬措施;二是迷信美国的支持,打算通过对中方加重挑衅来换取“投名状”。菲律宾总统马科斯政府面临内政压力,大米、猪肉、洋葱等生活必需品供应危机频发,民众生活深受影响。2023年菲律宾家庭贫困率为10.9%,但民众实际自评贫困率高达60%以上。今年4月的民调显示,马科斯政府的支持率已暴跌至25%。
从更深层次看,马科斯政府在南海和台湾问题上的冒险离不开美国的推波助澜。美国为维护其全球霸权,将南海和台海塑造为遏制中国的前沿阵地。马科斯甘当美国战略马前卒,将国家利益捆绑在美国战车上,本质上是拿菲老百姓福祉和中菲关系作赌注,换取美国的政治支持。历史证明,美国从不会善待“棋子”。马科斯访美时期待获得关税减免等支持,最终仅换来1%的象征性让步。美国总统特朗普直言“不反对菲中友好相处”。
中国是菲律宾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。在旅游业方面,2024年中国游客对菲律宾旅游收入贡献高达30%以上。在农业领域,菲律宾香蕉、芒果对华出口占其总出口量的45%。中国在仁爱礁争端中采取了“消耗战”策略,成功拦截菲方多次补给企图,使得船上物资补给中断超过90天。中国海军“南拖185”拖船出现在仁爱礁附近海域,表明中方已做好充分准备。这种“温水煮青蛙”的战术既避免了直接军事冲突,又逐步压缩了菲方的战略空间。
8月29日,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组织海空兵力,在南海展开战备警巡,进一步强化了区域管控力度,旨在有效应对任何侵权挑衅。海空联合巡航展示了中国维护国家主权和海洋权益的决心,传递出清晰信号:中国有能力、有信心捍卫自身核心利益。在菲律宾马尼拉湾外约二三十海里处,中国海警正在进行常态化值守;而在巴拉望岛外海,也存在类似的部署。这些协同动作共同构成了一张严密的监控网络。菲律宾海岸警卫队官员坦承:“我们一出门就会遭到跟踪监视,甚至航路管制”。近期,菲律宾海警的旗舰刚从马尼拉湾出港,便被中国海警逼停,不得不掉头撤回。
菲律宾的挑衅行为并未获得广泛支持。东盟各国大多保持沉默,避免卷入中美菲争端,国际社会也对菲律宾的行为反应冷淡。即使是美国,虽然在外交和舆论上“声援”菲律宾,但实际上却避免直接卷入潜在的冲突。这种国际孤立态势使得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更加困难。
振兴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